北京通州区第六中学介绍

学校概况 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,创建于1976年,是一所“文化氛围浓厚、校园环境优美、布局和谐”的普通初级中学。学校占地面积16345平方米,建筑面积5328平方米。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,教职员100余人,学生1200余名。 多年来,六中坚持“三个面向”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、坚持全面发展,分类推进,为社会、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毕业生。经过多年打造,如今的六中有一个符合“四化”要求的坚强的领导集体,有一支积极向上、敢于争创一流的教师队伍,一个团结勤奋、文明求实的校风。在这里,教师教风严谨求精、创新奉献,学生乐学勤思、刻苦创优,师生携手播种着希望、创造着未来。探究式学习、合作式学习、主体参与式学习等一个个崭新的学习模式在这里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,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从这里走向运河中学、潞河中学、走向北京乃至世界。 六中是通州人民的六中,是通州教育的先锋,欢迎更多的小学毕业生来这里学习、深造,从这里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达到通州区一流水平,建有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,装备了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多媒体教室、实验室、语音室、演播厅、多功能厅、教师电子备课室;构建了与因特网联接拥有118路信息点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有线广播、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等开放式教育管理系统等现代化设施。 领导班子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:侯玉俊 党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:常恩元 德育副校长:常恩元 教学副校长:邸淑香 教学主任:王宏岩 办公室主任:梁晶 政教主任:金志刚 政教副主任:王连杰 总务主任:邓小利 团支部书记:凤仙 部门设置 校长 副校长 教务处 政教处 团委 总务处 办公室 工会 语文组 数学组 外语组 物理组 化学组 历史组 地理组 政治组 体音美组 卫生室 电教组 财务组 图书室 维修组 食堂 档案室 保卫室 六中文化 六中精神:崇尚先进 争创一流 六中校训:刻苦求知 振兴中华 六中校风:团结 勤奋 文明 求实 六中教风:严谨 求精 创新 奉献 六中学风:乐学 勤思 刻苦 创优 六中校歌:《我们播种希望》 六中校旗: [1]说明: 1、绿色--大地充满生机,喻示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。 2、红色--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使学生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。 3、蓝色--为学生学做人、长知识、增才干,搭建舞台,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、生活的乐园,让学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。 4、中间山峰--是"六中"两字的变形,代表校训的含义"刻苦求知、振兴中华",不断攀登科学文化高峰。 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认真落实市区教育大会精神。大力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强化学校内部管理,规范办学行为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,形成办学特色。 办学理念 坚持三个面向,坚持全面贯方针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,以人为本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 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发展总目标: 保持现有24个班的办学规模,顺利完成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验收,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;干部、教师专业化素养进一步提高;符合师生发展需要,充满人文情怀的新型管理机制逐步形成;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,新课程实施及校本课程建设取得成效;校内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;校内行政管理、教育教学、后勤服务实现信息化;校园氛围和谐,文化学习气息浓郁;学生在德、智、体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健康发展;学校办学质量处于市区先进行列,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。 未来五年发展具体目标: ◆干部队伍 按革命化、知识化、专业化、年轻化的要求,打造一支政治坚定、思想过硬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、学历合格、年龄梯次合理的干部队伍。 1、政治素养好。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,教育思想端正,理念先进。工作中廉洁自律,团结协作,无私奉献,勇挑重担,迎难而上,开拓创新,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。 2、专业能力强。熟悉教育学、心理学和学校管理理论,具有较强的组织、协调、指挥能力和科研能力,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,能教学,会管理,一专多能,并有1—2名干部进入区级以上优秀干部行列。 3、学历合格。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达到大本学历,其中要有 50%左右的干部具备研究生或研究生课程班学历,校级干部持证上岗。 4、年龄结构合理。努力打造以30—40岁干部为主力,老中青相结合的干部队伍,校级按1∶1的比例配备后备干部,使干部队伍充满活力,富有朝气。 ◆教师队伍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勇于创新、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,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基本保证。具体目标为: 1、师德高尚。热爱教育事业,具有强烈的事业心、责任感,在工作中模范遵守师德规范,依法执教,为人师表,敬业爱生,有50%以上的教师达到校级“师德之星”标准。 2、教育理念先进。拥有正确的教育观、教学观和学生观,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,遵循教育规律,引导学生健康成长。 3、专业知识扎实,具有较高的学科理论水平,熟悉新课标,熟练掌握教材、教法,能学善教。 4、教育教学能力强。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,能带班,能教课,能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,能有效整合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,能开展科研活动,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,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,走内涵发展,专业发展之路。经过努力到2010年我校力争有20%—25%的教师被认定为区级骨干或名师,有50%—60%的教师达到校骨干的标准。有2—3名教师被认定为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。 5、学历合格,专业对口率稳步提高。经过五年的努力大本学历要由现在的 80%提高到90%以上,30%—35%的教师具备研究生或研究课程班水平,教师专业对口率由现在的91.8%提高到95%以上。 6、加强青年教师的引进。改善当前中老年教师比例偏高的不合理结构,形成老中青相结合,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。 ◆学生培养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、学会交往、学会学习、学会健体、学会审美、学会生活、学会创造、拥有健全的人格,是我们追求的目标,具体目标为: 1、热爱祖国,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,能够正确的看待世界。 2、具有远大的理想,正确的价值取向,明是非,辨美丑,知荣辱。 3、拥有良好基础道德素养和较好的行为习惯,遵纪守法,举止文明,诚实守信,关心他人,热爱集体。 4、乐群善交,与他(她)人和谐相处,互尊互敬,共同进步,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。 5、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,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。收集、归纳、处理信息;获取新知识;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以及参与、合作、实践的能力不断增强。 6、热爱体育运动,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并在活动中感受成功,享受快乐。 7、拥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,能够正确的感受美、欣赏美。 8、热爱劳动,热爱生活,积极掌握劳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,自理能力、动手能力、创造能力明显增强。 9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,乐观、自信,积极向上,勇于挑战,勤于实践。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,自我反思,自我调控的能力,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,自我管理,自我选择,自我发现,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,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。 ◆校本课程 结合新课程的实施,系统思考,整体设计,完成校本课程的研发,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,为学校育人提供服务,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,发展学生的潜能与特长。 ◆校园文化 构建以师生为主体,具有时代特征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、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,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。 1、校园环境建设,校内陈设与布置,绿化美化工作等,进一步突出艺术性、观赏性和教育性,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,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。 2、广泛宣传校风、学风、教风、校训、校歌,使其人人皆知,让“团结勤奋、文明求实”的校风,“乐学勤思、刻苦创优”的学风,“严谨求精、创新奉献”的教风,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。 3、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深受学生喜爱,并形成系列。 4、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校制度,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引领学生自主发展,健康成长,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愿望的融合,使校园充满和谐。 ◆校园建设 以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的实施为契机,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与帮助,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,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,硬件设施达标,且充满文化气息。 1、整治校园环境,创建人文化景观,凸显校园文化氛围,使校园环境干净、整洁、清新、优雅。 2、加大资金投入,完成专用教室的改造,更换学生桌椅、教师办公设施,改建厕所、医务室,筹建电子阅览室、心理咨询室,完成教学楼外装修等工程。使学校的办学条件进入通州区的先进行列,为师生提供一个干净、整洁、温馨、和谐的工作、学习环境。 3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,完成六中网站建设工作,在教室加装多媒体,实施“班班通”工程。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供支持。 ◆办学特色 以教改教科研引路,创造新型教育教学模式,促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。 1、经过五年的努力,学校教改教科研办学特色更加明显,学校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,并处于通州区前列。 2、教改教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,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问题,通过教改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得到有效解决,。 3、通过教改教科研活动的开展,推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,促教师专业发展,使广大教师的学习意识明显增强,专业能力明显提高,并涌现出一批教改教科研积极分子。 4、积极承担市区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,做到学校有重点课题,专任教师人人有子课题,1—2年内要有一项以上科研成果在市区获奖。 完成目标的主要措施 ◆干部队伍 1、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学习活动(每周干部集中学习不少于2小时,自学不少于8小时),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管理水平,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。 2、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。每位干部在参加学习、培训的基础上,认真反思所分管的工作,有计划的开展科研活动,着力解决管理中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并每年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研修论文。 3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。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课堂、深入学生,深入年级组、教研组、备课组,广泛倾听师生的意见,改进工作,增强亲合力和凝聚力,共同创设一个和谐、友善、健康向上的人际氛围。 4、完善领导干部考核、评议制度,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,激发干部锐意改革,拼搏进取的精神,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。 ◆教师队伍 1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,针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,改进师德教育方法,完善考核机制。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、晋升、奖惩的重要依据,并实行师德“一票否决制”,对模范践行师德规范、忠诚教育事业的先进典型,要给予表彰奖励。 2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,不断充实新理念、新知识,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。 3、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活动,通过专题讲座、基本技能竞赛、观摩课、研究课、集体备课、说课、评课等活动,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。 4、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改教科研活动,做到人人有教改专题和科研课题,通过深入研究,掌握新理念,发现新方法,并及时总结出新的成果与经验。 5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,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,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与帮助。 6、实施教师专业拓展工程,使80%的教师在胜任一门文化课教学的基础上,能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小组活动,为学生开设选修课,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,做到一专多能。 7、完善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选拔、培养、考核工作,强化他(她)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作用,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,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。 ◆德育工作 1、健全德育领导机构,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,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》及北京市教育大会、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,统筹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,积极解决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、新问题。 2、建设高水平的德育工队伍。定期开展学习、培训、技能达标等活动,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。 3、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教委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意见》,开展学科德育研究,优秀课例征集,完善学科德育评价体系建设等工作,推进全员、全程育人工作的开展。 4、开展德育科研活动,以德育科研为突破口,解决当前德育工作中面临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未来五年中,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,在抓好校内课题研究的同时,还要参与2—3项市区德育课题的研究工作。 5、建立一体化的德育体系,继续推进社区共建、军校共建、法制共建、文化共建、综合 实践五大工程,开展家教协会试点工作,有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,为学校育人工作提供服务与支持。 6、深入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、内容、途径与方法,制定各学段教育要点,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政治、思想、道德、法纪和心理健康教育,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、社会责任感、民族精神、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新一代青少年。继续推进“自我教育”、“主体参与——自我体验”德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,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、实效性和主动性。 7、落实“四个一”(每年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,观摩一场艺术演出,参观一次教育场馆,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劳动)的要求,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,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的机会,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。 8、加强德育规章制度建设,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,以机制创新引导学校德育工作健康、有序的开展。 ◆教学改革 1、加强教改教科研工作的组织与领导,围绕新课程改革,调整工作思路,创建新型管理模式。 2、制定《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规划》,以新课改为契机,加强教师培训,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理论,正确理解把握课程标准,落实三维教学目标。 3、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为重点,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。在教学实践中本着“继承、发展、创新”的原则,以落实新课标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,加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,积极探索“探究学习”、“体验学习”、“合作学习”、“讲授法教学”以及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”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,大力开展学法培训活动,推动课堂教学由重 “教”向重“学”的转变,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。 4、围绕课程改革,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重点,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目的,加强教育科研工作,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,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。 5、大力推广和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,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,到2008年,所有教师都能够熟练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。 6、加强教研组建设,强化“研”的氛围,通过学习、研讨、观摩、交流等活动,促教师专业发展,并自觉的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。在未来的五年中对表现突出,业绩显著的教研组及教研组长实施奖励。 7、开好综合实践课,扩大课外活动小组的数量,全面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率,为学生全面发展,学有特长提供机会,创造条件。 8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,建立目标责任制,实施目标管理,层层落实,优化教学过程,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。 9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,成立学校“教学质量监控组”,通过听课视导、教学访谈、测评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,对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,采取措施,加以改进。 ◆校本课程 1、深入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调查与研究,并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,确定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。 2、编写校本课程教材,开展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,为开设校本课程提供内容上、师资上的保障。 3、按照《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课程计划(试行)的通知》要求,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,边实施边改进,不断提高,抓出成效,抓出特色。 ◆体卫工作 1、制定《学校体育、卫生工作五年发展规划》,有计划、有重点、分阶段的解决学校体育、卫生工作中的难点问题,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。 2、探索学校体育、卫生工作的新机制,补充、完善、修订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,保证学校体卫工作健康发展。 3、统筹安排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,在上好体育课、课间操、眼保健操的基础上,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,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,指导学生掌握2—3项体育运动技能。 4、改进课余训练工作,提高课余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使学校的田径和篮球运动水平再上新台阶,并处于通州区初级中学的前列。 5、积极落实《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》,通专题讲座、学科渗透、主题教育活动、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,普及奥林匹克知识,弘扬奥林匹克精神,传播奥林匹克文化,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,促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。 6、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,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。 ◆校园文化 1、办好校园广播、电视、橱窗、板报及校内各种刊物,传播先进思想,弘扬主流文化。 2、在大力加强校风、学风、教风建设的同时,要将班级文化作为重点来抓。除了班级环境布置,班规、班训、班徽、班级口号、班级活动具有教育性外,要积极创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,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班级认同感。 3、从学校实际出发,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,有计划、有组织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,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的机会,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,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,陶冶学生的情操,培养学生的特长。 4、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,制定《校园文化建设方案》,有计划、有步骤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,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。 ◆校园建设 1、精心设计,从艺术性、观赏性和教育性的角度出发,考虑校园建设问题,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都要体现学校特色和文化氛围。 2、加大资金投入,充分依靠上级调拨资金、社会捐助资金,逐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,有计划的完成实验室改造,学生桌椅、教师办公设施的更换,教室加装多媒体,筹建电子阅览室、心理咨询室,厕所、医务室改建,教学楼外装修等工程。 3、完善学校水、电、物、仪器、设施的管理制度,水、电、物、仪器、设施管理责任到人。杜绝水电浪费现象,使用好,保护好,学校的各种仪器、设施,使其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。 4、加强科技创安工作,在2005年的基础上,对改造后的重点部门、场所加装红外报警器或视频监视器,以保护师生生命与学校财产的安全。 ◆办学特色 1、加强学校教改教科研工作的组织与领导,在现有学校教科研组织的基础上,建立教科研专家指导组,统筹规划“十一五”期间的学校教改教科研工作。 2、全面总结学校“十五”期间教育教学工作,在认真查找问题的基础上,做好“十一五”期间学校教改教科研课题的论证、立项工作。 3、通过多种形式,加强教师科研知识的培训,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。 4、完善保障机制。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,建立年度科研成果展示、表彰制度,并将教师参加教改教科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、评优。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,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,为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提供支持与服务。 ◆初中建设 1、成立学校初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,全面负责学校初中建设工程的规划、组织、实施等工作。 2、制定《学校初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》,将学校初中建设工程纳入学校发展规划,有计划,有组织的完成好各项工作,使学校达到北京市新颁的《中小学办学标准》。 3、建立目标责任制,将学校初中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分解到科室、部门,责成专人负责,并将分管工作的完成情况纳入科室、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评估。 4、积极争取市区专家对学校初中建设工程给予指导、帮助,优化工作,形成特色,抓出水平。 5、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研究,不断发现和改进达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确保我校高质量的完成初中建设工程。 ◆管理体制 1、完善干部工作汇报、考核、评议制度。对工作不利,群众不满的干部,要提出限期整改措施。另外,大力推进民主管理,完善监督机制,规范干部行为,勤政廉政,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。 2、逐步推行岗位聘任制。按照“按需设岗、民主公开、双向选择、平等竞争、择优聘任、严格条件、契约管理”的原则,科学合理的配置人才资源,优化人员结构,实现各类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。 3、完善教师考核和奖励制度。按照“质量效益优先,兼顾平等”的原则,积极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,建立起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分配制度,重实绩,重贡献,逐步形成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。学校概况、领导班子、部门设置、六中文化、学校规划

北京最新教师职位招聘信息



分享到朋友圈

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