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电影学院介绍

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唯一、亚洲最大、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,是北京市主管、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。 历史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。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,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,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。 育人成果 建校60余年来,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,被誉为“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”。其中有陈强、赵联、庞学勤、于洋、许还山、张天民、林汝为、林农、王炎、李文化、魏铎、沈杰、阿达、吴贻弓、丁荫楠、胡炳榴、陈家林、韦林玉、谢飞、郑洞天、张暖忻、王好为、黄蜀芹、广春兰、李前宽、颜学恕、滕文骥、郭宝昌、翟俊杰、韦廉、陈凯歌、田壮壮、吴子牛、张艺谋、黄建新、鲁晓威、尤小刚、顾长卫、张黎、侯咏、赵飞、王小列、肖锋、赵小丁、陶经、李少红、胡玫、陈国星、霍建起、尹力、冯小宁、何群、唐国强、寇振海、宋春丽、肖雄、张铁林、刘佳、周里京、方舒、张丰毅、谢园、沈丹萍、王志文、许晴、胡亚杰、蒋雯丽、徐静蕾、黄磊、赵薇、陈坤、何琳、黄晓明、张元、王小帅、贾樟柯、陆川、王全安、余男、柳云龙、袁立、黄渤、姚晨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。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。 研创成果 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、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。根据教学和艺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,学院建有电影理论研究所、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所、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、中国动画艺术研究所、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、中日动画漫画研究中心、中国影视文化研究院(筹)、中国电影教育情报信息研究中心(筹)和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》、《中国动画产业年报》、《中国电影产业年报》编辑部等研究机构。2007年成为首家主持国家“863”项目的艺术院校。2012年,参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,申报成功北京市2011计划培育项目——中国电影高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。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,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,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,能够进行正规的商业电影生产,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。据统计,截止到2007年底,新中国所拍摄的7326部电影,由我院师生校友担任主创的为4663部,占63.65%。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,多次荣获中国电影“金鸡奖”、“百花奖”、政府“华表奖”、国家“五个一工程奖”等各种国家级重要奖项,获奖影片上百部(次)。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包括奥斯卡、柏林、戛纳、威尼斯、东京等重大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创作或参与创作的电影作品,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77个。其中,《邻居》、《本命年》和《秋菊打官司》入选1999年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优秀影片五十部;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、《冲天飞豹》、《秋菊打官司》、《劲舞苍穹》、《大沙暴》、《台湾往事》和《婼玛的十七岁》等获得多项“华表奖”、国家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。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创作的影片,多次荣获国外电影(文化)奖项和国内影视奖项。 学科专业设置 北京电影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、美术学、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,具有系统、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。学院现有8个系,5个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础部,共计15个教学实施单位。各教学单位之间互为支撑,文、导、表、摄、录、美、管理、动画理论和技术等,一应俱全,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,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,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,电影学学科综合实力领军全国,位列世界前茅。名列前茅。 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编制,本科共有10个专业。分别是: 文学系: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导演系: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表演学院:表演创作专业 摄影系:影视摄影与制作 录音系:录音艺术专业 美术系: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、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管理系: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电影学系: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动画学院:动画专业、戏剧影视文学 摄影学院:摄影专业 继续教育学院:表演创作专业、戏剧影视文学专业(剧作)、导演专业、摄影专业、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、广告学专业、动画专业等。 国际交流学院:导演、表演、摄影等影视制作专业 研究生部:电影学博士,电影学、美术学、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各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。 电影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有: 1.电影艺术创作理论; 2.电影技术理论; 3.电影历史及理论; 4.电影文化及批评 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有: 1.电影剧作及理论; 2.外国电影史; 3.中国电影史; 4.电影理论; 5.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; 6.纪录片导演创作及理论; 7.表演创作及理论; 8.语言表演艺术研究; 9.电影摄影创作及理论; 10.影响技术、技巧及理论; 11.电影录音创作及理论; 12.中外音乐创作及理论; 13.综合媒体技术方向; 14电影美术设计创作及理论; 15.电影特技创作及理论; 16.电影市场营销管理: 17.电影制片管理; 18.影视法律法规研究; 19.文化市场研究; 20.动画创作及理论; 21.动画历史及理论; 22.动画创作及多媒体应用; 23.计算机动画技术; 24.电影美学; 25.电影批评; 26.中外电影比较研究; 27.叙事学研究; 28.当代中国电影研究; 29.当代世界电影研究; 30.影视教育与传播; 31.数字电影技术 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有: 1.广告创作及理论; 2.新媒体艺术; 3.现代绘画创作及理论; 4.动漫创作理论; 5.动漫造型及游戏设计; 6.视觉传达研究; 7.平面摄影创作及理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有: 1.电视剧剧作及理论; 2.电视剧史研究; 3.广播电视编导创作及理论; 4.电视纪录片研究; 5.电视摄影及创作及理论; 6.广播电视声音艺术理论; 7.电视美术设计创作及理论; 8.电视特技研究; 9.传媒管理; 10.电视动画制片及管理; 11.电视动画创作及理论; 12.传播学研究; 13.数字媒体艺术; 14.现代传媒技术 基础部:全院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课教学。 人才队伍 北京电影学院有教职工501人,其中专任教师262人,包括教授49人、副教授104人;博士生导师21人、硕士生导师102人;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。教师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电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、学者、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或者电影艺术家,具有丰富的电影人才培养、电影技术应用开发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,在电影创作、教育和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获得过国内外影视创作的多项大奖。 办学规模 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;全日制在校学历生2570人,成人教育本专科生、留学生、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、进修及培训共约1500人,各类学生共计4000余人。学院正在通州区宋庄镇建设新校区,占地500亩,可容纳4000名学生。 硬件条件 北京电影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。专业教室和专业试验室功能齐全、设备先进。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。录音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——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,声音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北京电影学院社会实践横店影视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。学院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达到11万元,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、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。 国际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,用国际化办学提升办学水平。1984年成为CILECT(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)的会员学校;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。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。2008年11月,学院成功举办了“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”,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近百所成员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长及代表出席了大会。我院先后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所电影院校建立了电影专业教育、学术研究、教师互访与创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关系。先后聘请了38名国内外的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、电影学术理论研究的专家、学者为学院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。学院每年还聘请数位外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领域的专家、学者来校进行讲学和交流。学院派出大量教师“走出去”,与各个国家电影院校进行学术访问、专业交流,执行创作、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。先后在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“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”,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院校学生合作拍摄纪录片、动画片。“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”于2002年由学院教授、著名导演谢飞提倡并创办,至今已连续举办11届,得到世界各地影视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参与,每年都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院校参展,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作者光临影展,已成为在亚洲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生电影节;“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”创立于2001年,至今已连续举办12届,是中国最具权威的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,被称为中国动画短片的“奥斯卡”,参赛作品已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,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。我院是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、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,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。 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,学院建立了完整、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;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,涵盖专科、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和继续教育、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、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。北京电影学院以其办学思想科学化、专业架构整体化、教育体系系统化、人才培养精英化、学校功能一体化、实践教学规范化、教学保障现代化的办学优势,在全国电影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。经过60余年的积淀,形成了以“尊师重道、薪火相传”的校训,“修身、勤学、精艺、践行”的校风,“立德、立言、立行,求是、求美、求新”的学院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。以此为基础,学校致力于发展适应中国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的电影教育,培养有所敬畏、敢于担当、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。2007年6月,学院以“优秀”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。在2011、2012年美国《好莱坞报道》杂志对全球25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,我院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名。 发展远景 自新世纪以来,北京电影学院从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,自觉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来培养电影专业人才,明确提出了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,即从新世纪开始,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,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。当前,学院正以“盖大楼、育大师、著大作、拍大片、养大气”为办学思路,着力推进“5+1”战略(校区拓展战略、学科专业拓展战略、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、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、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、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战略),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而努力奋斗!

北京最新教师职位招聘信息



分享到朋友圈

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